养生资讯

养生资讯

主页 > 养生资讯 >

这个春季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提正气,补阳气!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自——中国中药杂志 

       早春三月,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春主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是肝气升发的季节,也是补阳的好时节,很多人会选择用艾灸来调理身体。

       中医专家表示,艾灸是居家保健常用的一种保健方式,一年四季都适用。尤其是岭南地区,回南天寒湿重,阳气虚衰的朋友最适合艾灸治疗了。赶快来学习了解吧。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一种以艾绒为原料,点燃后靠近或接触病变部位或穴位,通过温热刺激局部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的中医外治方法,因其简单有效、操作性强,广受大众欢迎。

       艾灸的种类及方法

       艾灸一般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隔物灸),根据其操作方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等,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艾条灸。

       艾条灸分为手持灸和艾灸器灸两种方法。手持灸就是将点燃的艾条,旋于施灸部位上,距离皮肤3-5cm,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

       艾灸器灸是把温艾灸盒安放于平坦的应灸部位,将点燃的艾卷对准穴位置于铁纱上,盖上盒盖后即可,一般施灸时间为15-30分钟。

       艾灸的作用及治病机理

       艾灸疗法以“灸”为法,以“艾叶”为材料,借助腧穴的作用,将治疗作用沿经脉传至身体各处,并发挥调整脏腑阴阳的作用。
  
      《神灸经纶》言:“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本草纲目》言“艾叶苦而辛,生温熟热,可升可降,阳也,可走三阴,逐寒湿”。因此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等功效。
   
       《灵枢·经脉》说“陷下则灸之”。《针经》云:“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艾叶性属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通过光、热及化学刺激等综合作用,引起局部腧穴的反应,并沿经络向远方传导,可调控神经、免疫、内分泌与循环等系统,从而发挥其抗炎镇痛、调节代谢及增强免疫、改善循环及预防保健等作用。

       灸对穴位很重要

       春天肝气升发,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泄,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疏泄不畅,就容易化火。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肝属木,木克土,而脾属土,如果肝的气机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加上春季多雨,湿气重,湿邪容易困脾,所以春季很多胃肠道疾病。我们在进行艾灸时应该多灸调理脾胃和补阳气的保健穴位,而避免直接灸肝经的穴位。
   
       适宜艾灸的穴位及艾灸方法举例:

神阙穴

       神阙当元神之门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艾灸神阙穴具有调理脾胃、调和阴阳,扶阳固脱,养生延年的功效,自古即是保健要穴。
   
       定位:位于肚脐中央。

 
   
       艾灸方法:在穴位上方悬灸10-15分钟,每天1-2次,可与气海穴同时灸。

 

       气海穴

      《针灸资生经》云:“气海者,元气之海也。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一伤元气,无疾而死矣。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

       定位:肚脐下1.5寸,位于肚脐和关元穴中点。

 
 
       艾灸方法:在穴位上方悬灸10-15分钟,每天1-2次,可与神阙穴同时灸。
 
 
   
        艾盒灸:神阙穴与气海穴搭配用双孔艾灸盒灸20-30分钟,可达到固本培元、扶正益气的效果。

 
 

       足三里穴

       唐代《外台秘要》中提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为长寿之灸”。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穴,阳明经多气多血,足三里穴又为补虚要穴,借艾灸温通之效,可补益气血,调理脾胃,增强人体正气,从而起到强壮补虚保健的作用。
   
       定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膝眼)下3寸。

 
 
       艾灸方法:艾条悬灸,在双侧足三里穴上同时施灸,距离皮肤2-3cm,灸15-20分钟,每日1次。
 
   
       艾盒灸:将灸盒固定在双侧足三里穴上灸20-30分钟,每日1次。

 
       
       大椎穴

       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穴,十二经脉所有的阳经都循行经过大椎穴,与督脉相交会,故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可统帅全身之阳气。艾灸大椎穴可助阳以散里寒,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定位: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艾灸方法:艾条悬灸,取坐位或俯卧位,距离皮肤2-3cm,灸15-20分钟,每日1次。

 
   
       艾盒灸:尽量取俯卧位,将灸盒固定在大椎穴上灸20-30分钟,每日1次。

 


        艾灸时间有讲究
 
       1) 尽量选择白天进行艾灸,最好是临近中午的这段时间,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艾灸更有利于补益阳气、扶正祛邪。这个时间段早餐基本消化,脾胃负担轻,艾灸调理脾胃效果更佳。
   
       2) 尽量不要在晚上艾灸,避免热扰心神,影响睡眠。
   
       3) 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不是灸得越久越好,每次灸20-30分钟即可,每天灸1次。
 
       艾灸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因为艾灸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而且疗效明显,所以,有很多人都把艾灸作为常规保健方法,随意实施。其实,这是不对的,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艾灸,甚至有些人使用艾灸后会导致病情反复及加重的情况。
   
       这是因为艾灸主要借助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具有补益阳气的作用,属于中医治法中的温法,主要用于虚寒性病证,对于热性疾病就不太适宜。比如同属炎症性肠病的溃疡性结肠炎,在急性发作期,以腹痛、排粘液脓血便为主时,就不宜使用艾灸治疗。
   
       另外,对于出血性疾病患者也不建议使用艾灸方法。因为“血遇热则行,遇寒则凝”,过于温热会导致血热妄行,从而加重出血的病情。

       除了上述的情况外,古人还总结了很多艾灸的禁忌情况,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
  
       禁忌病证与人群:
   
       热性疾病或热性体质者以及阴虚体质者一般不宜艾灸;极度虚弱者不宜施灸;过劳、过饱、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艾灸。
   
       禁灸部位:
   
       大动脉处、心脏部位、静脉血管、肌腱潜在部位、妊娠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乳头,阴部等处不宜施灸。颜面处及关节活动处不宜使用疤痕灸。
   
       艾灸期间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艾灸时谨防烫伤;艾灸后注意避风保暖,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灸后不宜马上洗澡(一般4-6小时后洗澡较为适宜)。
   
       ②艾灸过程中若出现晕灸,应该立即停止艾灸,静卧,期间可饮用温开水或热茶。
   
       ③灸后若出现水泡,小水泡(直径<1cm)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较大者可以用针刺破,放出水泡内容物,并剪泡皮暴露被破坏的基底层,涂搽消炎药膏防止其感染。
   
       艾灸后注意引火下行

       1) 艾灸后建议多喝温开水,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大多为上焦虚火或有胃热,建议艾灸后喝一杯淡盐水或菊花茶引火下行。
   
       2) 艾灸后尽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肥腻的食物,如辣椒、火锅、烧烤、老火汤等。
   
       3) 艾灸后可以用艾叶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艾灸导致的上火。
   
       4) 如果艾灸后上火严重,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除了艾灸之外,春季运动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方式。顺应“肝气升发”的特点多做些舒展、拉筋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运动。同时“肝喜调达而恶抑郁”,尽量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情,忌大喜大悲。

 
 
 
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
2023年2月 28日    
上一篇:便秘、口干、口苦,该清一清胃火了         下一篇:甲流感染期怎么吃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