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抽动障碍!孩子频繁眨眼可能不只是眼疲劳,看完这篇就懂了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孩子学习课业多 压力大,可能出现眼睛干涩、发痒等症状,孩子可能频繁眨眼,伴随揉眼等动作。儿童频繁眨眼是一个病因较为复杂,受眼部疾患、生理、药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常见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但很多患儿经过眼科医生的治疗甚至多次长期治疗后仍不能缓解,有的孩子还多了其他小动作,比如做鬼脸等。这是因为孩子的频繁眨眼并非眼疲劳、结膜炎等引起的,而可能是神经精神性疾病抽动障碍,应该正确就诊于儿童专科医院的儿童神经内科或者综合医院的儿科、儿童行为发育科、中医儿科等。
由于疾病的社会认知影响,除了眨眼,还有清嗓子、干咳、吸鼻或弄鼻、肢体抽动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均易被误诊。根据临床文献了解,可能被误诊为多动症、结膜炎、鼻炎、鼻窦炎、咽炎、过敏性咳嗽、低钙惊厥、癫痫、舞蹈病、支气管炎等,误诊时间1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尤其在基层医院,误诊率可达73.68%。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部分患儿表现为难治性。起病年龄为2~21岁,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抽动分类及特点
抽动障碍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发声性抽动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可再细分为简单性和复杂性2类,有时二者不易分清。40%~55%的患儿于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称为感觉性抽动(sensory tics),被认为是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年长儿尤为多见,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
抽动特点
抽动表现为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抽动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症状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加重或减轻;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非持久性存在,且症状可短暂自我控制。
诊断标准
据临床特点和病程长短,TD分为短暂性TD、慢性TD和Tourette综合征(Tourene syndrome,TS)3种类型。短暂性TD:1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病程短于1年。慢性TD:1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病程中只有1种抽动形式出现;首发抽动以来,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年以上。TS: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1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但二者不一定同时出现;首发抽动后,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年以上。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
病因病机
TD 的发病机制可能是遗传、免疫、心理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抽动症的病因还不清楚。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症状之间的联系很可能在于皮质 - 纹状体 - 丘脑 - 皮质环路的去抑制,这些环路中抑制 - 兴奋信号的失衡被认为是产生抽动和相关症状的分子机制。
中医药治疗
对于抽动症的治疗,中医药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日益受到家长和医生的关注。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对患儿全身机能的调节,达到治疗抽动症的目的。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神经递质的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等,从而有效缓解抽动症状。中药的扶正祛邪作用,可以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改善身体内部环境,从而更好地抵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还可以配合针刺、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中推荐的中成药芍麻止痉颗粒,为2019 年最新获批上市,其研究证据时效最新,且有发表于 Q1 区的高质量 RCT。芍麻止痉颗粒为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的临床经验方,他以国学哲理为指导,结合目前抽动障碍的治疗难点,在多年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通过观象议病辨证,提取证候要素,遣药组方,白芍、天麻、钩藤、蒺藜息风止痉;栀子、黄芩、胆南星清火豁痰;酸枣仁、醋五味子以安心神;灵芝、首乌藤固真元,研发出 11 味中药材的芍麻止痉颗粒,配伍和合、增效减毒,形神共治。研究结果显示与抽动障碍指南一线药物等效,神经精神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一线药物,是明确用于慢性抽动障碍和 Tourette 综合征,并可用于中重度患者的独家中成药。
终身性疾病
抽动障碍是一种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也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不仅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它其实是一种终生性疾病。现在很多成年人在着急、生气的时候,会频繁地眨眼,或者嘴动得比较频繁,或者有一些重复的动作,这一般也是抽动障碍。人们常认为这是坏习惯,不是病,更不会认为是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疾病。孩子总眨眼,或者挤眼睛,家长几乎都会先去眼科看;总清嗓子,或者咳嗽,一定是先去耳鼻喉科看,而不会先去神经科或者精神心理科看,更多家长认为认为是不良习惯,也没有留意开始的时间,从而使确诊时间延后或者误诊而耽误了孩子的治疗。基层医生或者其他专科医生很容易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而部分病人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当轻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也会延误治疗。
温馨提示
抽动障碍患儿应增强体质,维持规律的生活,预防感冒。多做能分散注意力的游戏;不看或少看电视、电脑,不看惊险刺激类节目及书籍。环境要尽量冷色调。不过分在精神上施压,少责罚,多安慰、鼓励;家长不要有攀比心理及期望值过高的思想;避免家庭纷争、家庭暴力等。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兴奋性食物,不吃含铅的食物。抽动障碍症状可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而减轻或缓解,需在 18 岁青春期过后评估其预后,总体预后相对良好,大部分 TD 患儿成年后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抽动症状迁延或因共患病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正确就诊以进行规范化诊疗。
参考文献:
吉林医学2014年6月第35卷第16期《儿童抽动障碍38例误诊分析》黄晓华 梁茂萍(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年8月第32卷第15期《儿童抽动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
中医儿科杂志2019年11月第16卷第6期《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修订)》戎萍、马融、韩新民、吴海娇
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
2023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