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资讯

养生资讯

主页 > 养生资讯 >

夏季到来,这几个养生方法,一定要知道!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3-05-10

摘自——中国中药杂志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春夏养阳
 
       夏季,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生,养生要因势利导,注意养护阳气,切勿损伤阳气。
 
       避免炎暑盛夏的“贪凉坏习惯”,如过食生冷,吹空调过冷过久,睡地板等都会使寒邪进入体内,从而损伤阳气。
 
       夏季养阳还有“冬病夏治”的功效,如在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做“天灸”,可显著振奋机体阳气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起居养生
 
       夏季的日照时间延长、活动量增加,人们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睡眠不足必然会影响第二天的精力状态。
 
       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一向主张睡子午觉,所谓子睡养阴,午睡养阳,在子午时分天地阴阳之气交汇之际,人体阴阳也不平衡,需要静卧休息,平调气血,勿扰阴阳,以利交接。
 
        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常,尽量保证晚上11点(子时)以前上床睡觉。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但不宜当风而睡,以免夜间着凉。
然后,要保持心情平静,避免睡前饮浓茶、喝咖啡,或观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电影,也要避免睡前背诵记忆、过度思考,以免入睡困难,睡中梦多,影响睡眠质量。
 
       此外,早晚仍比较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随时增减衣服。

 
 
 
 
饮食养生
 
       饮食总的原则以清淡为主,不要太油腻。夏天比较炎热,湿热气候也比较重,所以饮食就宜清淡一点,不要吃得太油腻。本身湿热很重再吃得很油腻,会加重我们体内的湿热。
 
       立夏之后气温明显升高,机体出汗多,而“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容易耗损人体心阴,导致耗气伤津,出现身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口干咽燥等症状。此时,应清补养心、滋阴生津,还可适当多吃益气养阴清热的食材。
 
       夏季在五行属火,五脏属火者为心,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夏季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是可以养心的。最能代表苦味食物的莫过于苦瓜了,苦瓜可以清解暑热降心火。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苦瓜气味苦、寒,无毒,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的功效。” 《滇南本草》亦载:苦瓜入心脾胃三经,可以泻火、清暑、益气、止渴。
 
运动养生
 
       运动锻炼,不宜过汗。经过冬季的休养,春季的热身,入夏后便接来了运动的旺季。随着气温的升高,运动量的增大,人们出汗也越来越多,但出汗过多容易伤“心”。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为心精、心血所化生。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出现心慌、心悸症状。
 
       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如情绪紧张、激动、劳动、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
 
       因此,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水,及时补充体液。
 
       入夏后运动锻炼也不宜过于剧烈,可先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健步走、慢跑等,随着夏季节气的推移,才逐渐增加运动量。
 
       因各人的体质、体能不一样,运动强度也要因人而异。总的来说要把握好尺度,运动时不要出汗太多,尤其避免大汗淋漓、汗如雨下,运动后不要有明显的气短、心慌、头晕、疲乏等虚脱症状。
 
       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但强度太大、出汗太多,反而耗气伤津,耗损人体元气,不利于身体健康。

 
 
情志养生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由心来主管。立夏时节,气温升高,心火渐旺,暑热天气容易使人心浮气躁,易发脾气。
 
       有些人平时温文尔雅,不急不怒,可到了夏天,却变得心烦易怒,焦躁不安,这是因为气温升高加剧了人们的焦躁情绪,而心情烦躁更让人心神不宁,加重烦热躁急症状。
 
       古代医家主张:“善养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
 
       此时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多做些安神静心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调节情绪,宁神制怒,让心绪平静,心情平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情绪的波动起伏,不但影响内分泌功能,还会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引发各种疾病。
 
       特别是立夏时节老人年的情绪波动更易诱发心血管疾患,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
 
       所以,在立夏之初就要做好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护心脏正常生理功能,以利平安度夏。
 
午睡转眼睛,效率倍增
 
       入夏后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如果再经过一个上午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可想而知。所以,午睡对防病养生起着关键作用。
 
       午睡前如果能稍稍练练转眼球,不但会增加午睡质量,还能缓解视疲劳,进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具体的方法是双目从左向右转9次,再从右向左转9次,然后紧闭片刻,再迅速睁开眼睛。
 
晚归梳五经,预防中风
 
       很多人有早上梳头的习惯,但是晚上睡前梳头的人还是很少的。这里要教大家的梳头可不是用梳子,而是用我们的手指,而且不是普通的梳法,是“拿五经”。
 
       怎么做呢?先是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称之为“拿五经”。回家略作休息以后,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再梳3次。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内分泌,增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
 
食疗方
 
       ▋甘草酸梅汤
 
       材料:甘草10克,乌梅20克。
       制法:甘草、乌梅放入煲内,加水适量,水煎15分钟后放温饮用。
       功效:酸甘化阴,生津敛汗。适合汗出较多,食欲欠佳之人。
 
       ▋薄荷柠檬茶
 
       材料:薄荷2克,柠檬1片,绿茶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绿茶、薄荷和冰糖放入杯中,用沸水泡,加盖闷泡。至稍温,投入柠檬片即可。
       在茶叶中添加酸味的柠檬和清凉的薄荷,可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并能散热解毒,清利头目,疏解心胸郁闷烦躁,有健脾和胃、调养心神的双重效果。此茶饮也适合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者及饮食油腻、肥胖者常饮。
 
       ▋红豆养心糖水
 
       材料:红豆500克,百合20g、鲜山药片50克、小枣20枚、莲子30克、龙眼肉50克。
       做法:将红豆煮烂打成浆,倒入锅里,加入百合、鲜山药片、小枣、莲子、龙眼肉,小火煮20分钟后盛出。吃的时候放入一些蜂蜜和桂花。
       功效: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扁豆茯苓粥
 
       材料:粳米100克,扁豆30克,白茯苓30克,陈皮5克。
       制法:白茯苓捣碎,扁豆、陈皮洗净,粳米淘洗干净,然后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熬至粥成。
       功效:健脾利湿,理气开胃。适合脾虚湿重,食欲欠佳之人。
 
       ▋三豆薏米粥
 
       材料:绿豆、红豆、黑豆和炒薏米各50g,粳米少许。
       做法:将以上各味置于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小火慢慢将粥熬至豆烂粥黏稠。
       功效:此款粥不但有助于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饱腹感好,血糖生成指数也低,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人群食用。
 
       ▋莲子茯苓糕 
 
       材料:莲子、茯苓、麦冬各500克,冰糖、桂花各适量。
       做法:莲子温水泡发,茯苓切片,与麦冬三者共碾细粉,加冰糖、桂花拌匀,再加适量水揉和后制成糕坯,上笼蒸20分钟。
       功效:本款药膳补益心脾,养阴安神的功效明显,可在此时节作点心食用,尤其适用于脾气虚弱,心阴不足之处消渴、心悸、食少乏力等症。
 
 
 

 
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
2023年5月10日     
上一篇:缓解春季眼干眼涩,试试按揉这三大穴位         下一篇:夏以养“长”,夏季养生这些事情要牢记哦~